校园快讯
《校园长话教育》第一期来了!宁德五中何安法:以“双引擎”点亮每个生命的可能
《校园长话教育》第一期来了!宁德五中何安法:以“双引擎”点亮每个生命的可能
宁德五中党建空间内,校党总支书记何安法正为团员们讲授团课。课堂上,团员们专注的眼神与热烈讨论,既是对“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精神的立体投射,也是何安法始终秉持的教育哲学:“每个孩子都是待燃的火种,我们要以思想力、亲和力、成长力为指引,为学生的发展寻找火源。”在这一理念引领下,宁德五中正以科创与心育“双引擎”模式,点亮每个生命的可能。
科创破茧
从“跟跑”到“领跑”的闽东实践
宁德五中的GT创客空间里,几名学生正围着一台设备调试程序。过去,学校缺乏成熟的经验和资源支持,科创活动仅依托零散的社团尝试。近年来,五中秉承着“在做中学习,在玩中创新”的核心理念,科创教育也逐渐朝体系化发展,学校累计斩获省级以上科创奖项68人次,23件作品专利正在孵化。
“奖状只有巴掌大,但学生第一次意识到,自己也能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何安法感慨道。从智能农业建模到人工智能应用,学生的课题既贴近生活又彰显地域特色。
如今,宁德五中的科创经验开始向外辐射。承办多场市级科创研讨会,与蕉城中学签订帮扶协议,累计接待20余所学校、600余人次交流学习。“过去我们跟着别人学,现在别人来问我们怎么学。”一名参与交流的五中教师感慨。从默默探索到区域引领,五中正以共享资源、输出经验的方式,实现自身从“跟跑”向“领跑”跃升。
心光引航
当“全员导师”成为教育标配
穿过教学楼长廊,“心灵驿站”的暖黄色灯光在傍晚格外温馨。心理教师夏丽雪正专注整理学生们的反馈记录,其中一份写着:“谢谢老师,让我有勇气面对内心的困扰。”这份反馈背后,是五中心理健康教育从“补缺”到“标杆”的成长轨迹。
学校推行“人人是心理导师,人人会心理辅导”的全员心理健康导师制,教师每人对接学生并记录谈心情况。“一开始,有教师担心会增加额外负担,”何安法坦言,“但我们带着老师做培训、做案例分析,慢慢发现,当你真正走进学生心里,教学反而更顺畅了。”
五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已形成“课程+活动+干预”的立体网络,校本课程《心理健康》覆盖所有班级,心理健康周等社团活动广受学生欢迎,通过师生帮扶、心理委员互助及24小时热线,构建支持体系。2018年,学校入选第三批福建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何安法说:“每个孩子的心里都有一扇门,老师的任务是成为门前那盏灯。”
对话未来
在“破茧”中锚定教育本质
扎根教育32年的何安法对“弱鸟先飞”有着更深理解,“当年闽东靠行动脱贫,现在我们要靠精准育人破局。”在这所省人工智能教育试点校里,多元的育人模式硕果累累。何安法说:“以前学生见到老师绕道走,现在他们会追着问自己的机器人创意能不能申请专利。”这种主动探索的劲头才是真正的教育破茧。
站在即将落成的新校区三期工程施工现场,何安法指着规划图上的室外运动场说:“我们不想做千校一面的标准化工厂,而是要成为百草园——让松树长成松树,让蒲公英成为蒲公英。”这片教育园地,当前正朝着巩固一级达标成果、发展新质教育、争创全国文明校园的三大目标伸展根系,让每棵草木都朝着“闽东教育新标杆”的方向自由生长。
记者手记:
宁德五中的实践,折射出县域高中在教育改革中的突围智慧。当“科创破茧”与“心光引航”成为双引擎,这所学校的探索早已超越成绩跃升的层面。真正的教育高质量发展,始于对每个生命个体的尊重与赋能。教育不是装满水桶,而是点燃火焰,在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人”的时代命题下,这样的教育理念,值得被更多人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