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快讯
宁德五中2022年秋季招生简章
招 生 简 章 宁德市第五中学 2022年秋季招生简章 学校代码:7305 SUMMER 目录 招生计划与优惠政策 实验班教师配备 志愿填报建议 学校简介 教学成绩 PART 01 招生计划与优惠政策 1、招生计划 计划招生600人,其中体育类自主招生18人(男篮5人,男足4人,女足4人,田径5人)。若自主招生名额未满,可将剩余指标纳入统招生计划。 2、填报批次、代码 根据《宁德市蕉城区教育局关于公布2022年普通高中招生录取办法的通知》(宁区教〔2022〕73号)文件精神: (1)自主招生(含体艺类)为提前批录取。填报“志愿表”时必须在“提前批次”——“体育类”相应的栏内填报“宁德市第五中学”,代码:7305。 (2)省一级、二级达标高中为第一批次录取,依次按统招生、定向生顺序进行。宁德五中为第一批次录取,在“志愿填报表”普通高中“第一批次”填报“宁德市第五中学”,代码:7305。 3、优惠政策 (1)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考成绩达宁德一中正取线录取五中,减免三年学费、住宿费。 (2)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考成绩在宁德一中城区定向线录取五中,减免一年学费、住宿费。 (3)期末考试成绩保持年段前100名的学生,将获得学校奖学金。 PART 02 实验班教师配备 设置实验班: 以中考入学成绩为依据设立实验班,第一志愿报考宁德五中,中考成绩在蕉城区1000名内,直接进入实验班;第二志愿录取宁德五中的前50名学生直接进入实验班。实验班配备优秀师资,主要选派我校最优秀骨干教师承担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统筹、优化教学和管理,通过加强课程管理、优化配套生活管理等方面来提升教学质量。 2022年秋季高一优秀教师团队 语文: 黄益斌老师,市骨干教师,语文组组长,长期担任高三实验班教学工作,成绩斐然。 魏燕银老师,蕉城区技能大赛一等奖,区教学能手,多年承担毕业班、实验班教学,多年担任备课组长。 数学: 黄友波老师,福建省优秀教师,福建省名师工作室成员、宁德市学科带头人,长期担任实验班、毕业班数学教学。 苏益飞老师,年段长,区优秀共产党员、区优秀教师,多年承担毕业班、实验班数学教学。 英语: 陈露老师,研究生学历,省教学大赛三等奖,市技能大赛一等奖,蕉城区教学能手,长期担任备课组长。 赖丽萍老师,研究生学历,区教学能手,多年承担毕业班、实验班英语教学。 政治: 孙智勇老师,正高级教师,福建省学科带头人、蕉城名师,多年承担高三实验班政治教学。 历史: 章禹老师,宁德市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蕉城区首届青年优秀人才,长期承担实验班及高三毕业班教学工作,教师技能大赛市三等奖、区一等奖获得者,多次获得省、市、区各类教学业务竞赛奖项。 地理: 黄晓慧老师,宁德市骨干教师,蕉城区优秀教师,长期担任实验班地理教学兼备课组长,19年班主任工作,多次被评为“区优秀班主任”。 物理: 黄坤森老师,宁德市骨干教师,多年担任物理组组长,长期担任高三实验班教学工作,指导学生参加奥林匹克物理竞赛多次获省、市级奖项。 化学: 苏丽桂老师,多年担任化学组组长,多年承担高三毕业班教学,福建省第一届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多次获省、市、区各类教学业务竞赛奖项。 生物: 李志文老师,市技能大赛三等奖,蕉城区教学能手,多年担任高三实验班生物教学,指导学生参加奥林匹克生物竞赛多次获省、市级奖项。 PART 03 志愿填报建议 1、蕉城区1000名内考生第一批次“第一志愿”填报宁德五中,直接进入实验班。 2、蕉城区1100名内考生第一批次“第二志愿”填报宁德五中,被我校录取的前50名学生直接进入实验班。 3、蕉城区1100-1500名之间的考生,建议在第一批次“第一志愿”填报宁德五中。 PART 04 学校简介 宁德市第五中学创办于1973年2月,2014年3月确认为福建省二级达标高中,2016年9月搬迁至新校区,2022年申报一级达标校。学校位于塔山山麓,南望笔架山,东邻东湖,依山伴水,风景优美,环境宜人。 1 学校硬件 校园面积62421㎡,建筑面积48624.7㎡。各类教学功能室齐全,现已建成教学楼、实验楼、图书楼、教学办公综合楼、综合体育馆、学生公寓楼、学生食堂和运动场及配套附属设施,学校各项软硬件设备均按福建省一级达标高中标准配备。 校史馆、体育馆、天文台 教学楼、实验楼、礼堂 历史室、地理室、生态室、食堂 图书馆 2 学校文化 办学思想:知行至勤 办学理念:树人为本 臻于至善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办学目标:匠心筑优校 恒心育贤才 校训:自强奋进 校风:善学善教 教风:勤研乐教 学风:勤学笃行 学校坚持内涵发展,提升办学品质,以“知行至勤”为办学思想,坚持“树人为本 臻于至善,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秉承“自强 奋进”的校训,形成“善学 善教”的校风、“勤研 乐教”的教风和“勤学 笃行”的学风。 3 教师队伍 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校教职工163人,其中中高级职称教师共137人,正高级教师1人,研究生学历教师29人;省优秀教师3人,省优秀共产党员1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省学科带头人3人,宁德市名校长1人,市学科带头人9人,省级骨干教师5人,市级骨干教师12人;宁德市名师工作室成员5人,蕉城名师6人,蕉城区名师工作室3个。 匠心筑优校,恒心育贤才是我们的办学目标。我们的教师有使命与担当,有爱心与责任,有智慧与艺术,为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静心坚守、不懈奋进。 4 学校荣誉 在上级党委、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办学条件日臻完善,办学水平日益提高。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多项国家、省级表彰,荣获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状单位、福建省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届文明学校、福建省首届文明校园、福建省第二届文明校园、福建省德育先进校、福建省五四红旗团委、福建省环境友好型学校、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基地校、福建省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试点校、福建省达标中学示范图书馆、福建省第一批平安校园、福建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校、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校、全国青少年篮球特色校、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数字教育培育点等荣誉称号。 5 办学特色 学校在课程设置上进行整体规划,追求多元化办学,形成心理、科学、体育、艺术等学科“百花齐放”的格局。 心理:我校心理教师夏丽雪是福建省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福建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副会长,在她的带领下,学校心育团队发展迅速,学校获批“福建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校”。 科技:发展以“机器人”和“创客空间”为龙头的科技教育,成绩斐然。学校获批福建省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试点校,多次参加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屡获佳绩,办学特色日益凸显。 体育:学校继承发扬篮球传统优势,获批“全国青少年篮球特色校”;发展足球项目,获批“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校”。 艺术: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校园书画比赛、摄影比赛等,艺术社团精彩纷呈。 心理、科技特色教学,成果斐然 运动、艺术特色 选科讲座 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 丰富有趣的社团活动 6 教学管理 宁德五中在教学常规管理实践中,融合学校“至勤自强”文化,研创了“三化六勤”教学常规管理模式,依靠勤学、勤思、勤查、勤转、勤研、勤创,实现教学常规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达到减负、增效、提质的目的。 一、通过勤学勤思,探寻科学化管理 1.科学设置新课程实施方案 围绕“新课改、新高考”,科学设置新课程实施方案,合理安排“选课走班”,根据国家课程实施方案,结合本校实际,研究制订《宁德五中新课程实施方案》。 一是对课时安排进行调整,根据《宁德市教育局关于同意宁德一中等7所学校调整课时的批复》(宁教中〔2019〕36号)文件精神,在保证科目及教学时间总量均不突破的前提下,每天安排8节课,每节课时间缩短为40分钟。 二是初步建立了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开齐开足各类课程,确保综合实践活动、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劳动等课程的实施。积极探索开发基于学生需求的各类校本课程,目前宁德五中已开发的校本课程有语言、社会、科学、技术、艺体等共60多门,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进行校本选修。 三是实施新高考选科走班改革。探索“小走班”模式,学校已初步形成12个行政班,4个教学班,8个组合的模式。同时,学校充分利用智慧校园,逐步实现选课、排课、管理、评价等环节的智能化,构建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选科走班管理模式。 2.科学制订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 制订《宁德五中教师教学常规基本规范管理实施细则》,从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教研六个维度提出了符合学校实际的教学常规管理要求。实施细则在教代会上进行讨论表决通过,使实施细则遵循管理规律具有科学性,并在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提高管理效能,推进质量提升。 3.科学构建层级式教学常规管理模式 成立年段工作领导小组,校级领导年段包干,领导小组成员行政包干,责任到班,责任到学科。实行导师制,与班主任共同配合,密切关注学生情绪状态、学情变化,实时辅导转化。定期组织开展月考、期中、期末考试等质量监测,考后利用大数据精准分析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精准到科、精准到人,提高教学有效性。 二、通过勤查勤转,推进规范化管理 1.教学常规检查的规范化 教学常规检查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形成检查的规范性。学校每学期定期开展教案检查、作业布置与批改情况检查,每个月还对各年级各学科教案、作业布置与批改情况进行轮流抽查。常规检查过程中,除了数量统计的定量分析外,还针对完成质量进行定性分析。 教学常规检查,更注重的是教与学的全过程管理,通过行政巡课、推门听课等方式,及时了解教与学动态,加强教学过程性管理;通过学生座谈和问卷调查,了解教师教育教学情况,及时沟通反馈交流,修正和改进教学方法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2.校本教研开展的规范化 坚持以“集体备课”和“校本作业”为抓手,引导教师发挥集体力量,互助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一是集体备课规范开展。一周两备,做到定时间、定主题、定主讲。二是校本作业规范编制。从本校校情、生情出发,针对知识掌握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课后作业编制,提高训练的有效性。 3.教学质量评价的规范化 教学质量评价主要包括教学过程评价和教学结果评价。教学过程评价主要由教学常规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学生掌握情况等组成。教学结果评价的规范化主要以学生学业成绩出入口差值为衡量依据,同时参照教师所带班级学业成绩平均分的市排位进行综合考量。 三、通过勤研勤创,落实精细化管理 1.备课、教研的精细化 成立由分管副校长牵头,教研室主任负责,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为主要成员的组织团队。在检查机制上,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人工抽查与数据收集相结合的方式,做到无缝对接。 2.上课、辅导的精细化 在上课、辅导的落实上,建立完善行政值日制度,行政人员巡课检查,深入班级,推门听课,逐步形成早读、晚自修分学科、分内容的辅导机制。辅导采取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有针对性的精准选择辅导对象,利用备用教室开展培优辅差活动,提高辅导效率。 3.作业、评价的精细化 在作业、评价的落实上,建立和完善多元评价机制。采取定期检查与抽查相结合、量化与问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从多个方面对教师的作业布置与批改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管理上,学校依据年度考核量化方案与职称评聘方案,同时参考学生问卷,对教师的教学常规完成情况进行精准评价。 教学常规管理不仅需要“制度管人”,更需要“以文化人”,要将校园文化融入教学常规管理中,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完善学校管理制度,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提高管理质量与效益。依托“六勤”——勤学、勤思、勤查、勤转、勤研、勤创,逐步实现教学常规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坚持用“工匠精神”创造“勤研乐教”的教风,用孔子“志于学”精神创造“勤学笃行”的学风,用校园“至勤自强”文化熏陶、感染、启迪教学常规管理,真正做到减负、增效,提升教学质量。 7 德育管理 学校在德育工作上注重学校文化建设,我们以“知”来引导“行”,最终让“勤”成为学生自觉的行为,使“自强奋进”的五中精神渗入到师生的骨子里。 在班级管理上我们推行“三位一体”模式,即“班主任、科任教师和班干部”共同管理班级,设立了“导师制”、“科任教师负责制”、“临时班委制”等。引进“润德教育”专业生管团队参与寄宿生管理,优化学生住宿环境,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的时间安排更加合理。 一是实行管理区域负责制,确保宿舍安全。每位生活教师对所负责楼层进行不间断巡视,避免学生串寝、聚集、吵闹,确保宿舍环境安全、舒适、温馨。 二是严格作息时间,培养良好生活习惯。每天确保有充足的8小时睡眠时间,每天早上6:30起床,6:40早餐,7:00早读;中午12:30闭校,12:40午休,下午14:20宿舍关门,学生到教室上课;傍晚18:50宿舍关门学生到教室晚自习;晚上22:30开门,22:40闭校,23:00熄灯学生就寝。 三是规范手机管理,禁止手机进宿舍。每周回校进入宿舍时,要将手机上交给生活老师进行寄存管理,对有上网课需求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可以借手机在规定的房间内学习,学习结束后及时上交保管,满足学生合理使用手机的需求。 四是丰富寄宿生活,感受家的温暖。通过开展系列活动,丰富学生寄宿生活,如开展消防逃生演练;象棋、书法等文体活动,丰富课余生活;开展集体生活专题讲座,提升人际交往能力,适应集体生活。 五是关心学生生活,实行有温度管理。多听取学生心声,通过交流换位思考,实行有温度的管理,如在熄灯后,对学习有额外需求的学生,在不影响其他人休息的情况下,可以提出申请,审批同意后,可在专门自习室学习。 学校对寄宿生实行科学化管理,尤其是手机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PART 05 教学成绩 2020届高考: 1. 双一流大学录取17人,理科最高分639分,被厦门大学录取;文科最高分589分,被辽宁大学录取,其他优秀学子分别被兰州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双一流大学录取。本科上线人数达337人,上线率达61.2%,同比增长11.6%,特殊类型招生录取控制线上43人,上线率达8.87%,同比增长7.5%。 2. 文、理科实验班本科上线率达100%,特殊类型招生录取控制线上43人。 2021届高考: 1.物理类最高分628分,被山东大学录取;历史类最高分574分,被福建师范大学录取,其他优秀学子分别被福州大学、海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双一流大学录取。本科上线375人,上线率达67.8%,同比增长11.3%;特殊类型招生录取控制线上51人,上线率达10.1%,同比增长18.6%。 2.物理类实验班本科上线率100%,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上33人,上线率66%。 2022届高三: 2022届高三教学成绩跟踪对比 根据历次省市质检成绩预测,2022届高三录取双一流大学有望突破20人,特殊控制线有望上线80人,本科上线有望突破400人。宁德五中的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教学成绩日益凸显,入学我校的学生成绩明显进步,真正实现了低进高出和中进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