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

送教下乡共成长 资源共享促均衡——宁德五中蕉城区名师工作室联合开展“送教下乡”宁德四中活动

发布时间:2023-11-08 发布者:黄杲霞 文章来源:微信转载 阅读 : 642

宁德五中蕉城区名师工作室联合开展

“送教下乡”宁德四中活动


送教下乡共成长  资源共享促均衡



    为了充分发挥蕉城区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2023年10月31日,宁德五中副校长陈再发带领蕉城区高中政治陈再发名师工作室、高中英语蔡皓生名师工作室、高中历史薛梅芳名师工作室、心理健康夏丽雪名师工作室的领衔名师及工作室成员前往宁德四中开展了“送教下乡”活动。


优课观摩

蕉城区高中政治陈再发名师工作室

——《怎样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授课教师:

宁德五中 钱斌  

宁德五中 林贵莺

    围绕“双减”背景下,指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实践研讨这一活动主题,钱斌老师和林贵莺老师从不同的视角来看“两个毫不动摇”。钱斌教师从当地碗窑村瓷产业的过去、现在、未来为主线,来引导学生学习“两个毫不动摇”。林贵莺老师以宁德的变化引出“四个金娃娃”中的“上汽”(国有企业)和“宁德时代”(民营企业)为线索,开展议题式教学。两位老师就地取材,以贴近学生实际的素材创设情境,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学生学习轻松快乐。


蕉城区高中英语蔡皓生名师工作室

——《reading and thinking(A pioneer to all people)》

授课教师:

宁德五中 陈露   

宁德五中余新慧

    陈露老师从文本写作手法入手,充分挖掘文本表面的和隐含的对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袁隆平的生平、贡献和性格特点等,并深入感受其高尚的品格,启发学生反思自我的精神成长,实施生命教育,彰显英语学科的育人功能。余新慧老师以学生为中心,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完成时间轴及信息要点梳理,对袁隆平研发杂交水稻有较深的理解,自主学习能力得到锻炼。教师根据学生表现,引导学生明确段落大意,最后聚焦到本节课的重点—袁隆平的品质。课上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较高,教学效果良好。


蕉城区高中历史薛梅芳名师工作室

——《两宋的政治与军事》

授课教师:

宁德五中 陈婕   

宁德九中 林洁

    陈婕老师的课堂教学贯穿了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宋朝边疆危机和财政危机,王安石变法,南宋偏安一隅四部分知识。内容详实结构完整,重点突出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与王安石变法的内容与作用,教学严谨,详略得当,注重对学生的引导。林洁老师主要以“祖宗之法”为线索,以“宋初加强中央集权引发危机—王安石变法试图解决危机—北宋灭亡、南宋偏安”为思路设计。引入宋朝王安石《泊船瓜洲》、岳飞《满江红》等经典诗词,彰显文官、武将的义勇担当与家国情怀,课堂气氛活跃。


蕉城区心理健康夏丽雪名师工作室

授课教师:

虎贝小学王悦——《悦纳自我》

蕉城区第一实验学校徐思洋——《打开记忆之门》


    王悦老师的《悦纳自我》巧妙地以“手”贯穿全程,设计了导入阶段的“拍手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专注力,营造愉悦轻松的氛围,给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对自己产生认同感,并引入主题,通过“快问快答”、“手印认领”、“手印续写”等环节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逐步深入自我探索,在更多的面向和更深的层次认识自我和悦纳自我,提升自我效能感,激发积极发展自我的动力。课后,学生表达了对这节课的喜爱和感动。在《打开记忆之门》这节课一开始,徐思洋凭借轻松自如的状态,有趣的游戏迅速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用丰富有趣的活动激活学生的探索动力,打开记忆之门一探究竟。整堂课干货满满,学生不仅了解了记忆和遗忘的规律,还初步掌握了在学习中科学提升记忆力的方法:明确目的、化无意义为有意义、深加工及及时复习等。

评课议课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课后,参与教研活动的老师分别开展了学科评课活动。在两位开课老师介绍教学构思及自我点评的基础上,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已见,提出了自己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与授课老师进行深入交流,探讨今后的教学思路,听课老师也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树立了长远的目标。随后,四位领衔名师组织老师们共同探讨乡镇中学如何针对校情、生情,积极参与新课程改革。

    本次蕉城区名师工作室送教四中活动,开展同课异构的教学教研探讨活动,不仅助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还促进了城乡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进一步推进了蕉城区高中学科教研互动,对巩固提升蕉城区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