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快讯
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 —宁德市第五中学新入职教师赴厦门一中培训
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 —宁德市第五中学新入职教师赴 厦门一中培训 在这个以终身学习为理念的时代,教师更需要严格践行此约,正所谓:“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还要有长流水,长流水就要不断持续学习。”特别是新教师在面对多变的教学现状时,由于经验的不足,在许多方面仍然要向前辈请教“教学之道”,而此次我校便积极为新教师与厦门一中的优秀教师搭建交流学习的桥梁。 XING FU 做个幸福的人民教师 八月十六日上午,厦门一中党委书记兼校长陈文强举行了开班仪式,并发表讲话---幸福的教育人生:新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设计。陈校长精准抓住从事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这一话题,将其凝练概括为“二十组关系”,包括工作与事业之间的关系,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其中在当学生与做教师这一组关系上,陈校长与新教师之间展开热烈讨论,最后陈校从角色定位和角色学习这一角度分享了他的独到见解,而剩下的几组关系也为新教师留下了诸多思考。 开班仪式过后,党委副书记张南峰从师德师风层面开讲“教育人”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正如张书记所言:“教育者一边承担着学生的现在,另一边承担着祖国的未来。”育人需先育己,因而教师开展政治思想上的学习至关重要。张书记将这一讲座划分为五个板块,包括什么是政治上的明白人、为什么“教育人”要成为政治上的明白人、如何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条分缕析,逻辑层次分明,强固了新教师的政治意识。 在聆听了两位领导的教学之道后,八月十六日下午,由林安怀老校长为参与培训的新教师讲解了厦门一中的校史。林老满头银发,但依然精神抖擞,众多新教师在其引导之下与之一起重温厦门一中辉煌的历史,感受百年老校的文化底蕴。随之而来的便是长者对后生的殷切期盼,以及先辈为新一任接班人传承好教育精神的勉励。林老言:“要有教师精神,要有奋斗目标,更要实现自我。” 学生个体的多样性,教师身份的多重性,教师工作的复杂性以及现代社会中快节奏的生活,这些无形中给教师增加了巨大的心理压力,陈晓露老师开展的《幸福教师的自我疗愈之路》,可谓是对症良药。陈老师在讲座中讲道:“幸福不是凭空降临的礼物,而是探寻追求自我的旅途。”而如何产生幸福感,陈老师从认识情绪到剖析情绪背后的需要,再到最后情绪的调整一一详尽地给出了专业的分析与方法。 首日的培训收获满满,无论是引发对未来的职业思考,亦或是关注教师心理健康,这些都为从事教师职业的新老师们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CHENG ZHANG 做个成长型的人民教师 八月十七日上午,在热切的盼望中,厦门一中的教务处主任吴昕、优秀青年教师代表张心怡、郑伊楠三位教师为我们带来了关于教学常规的专题讲座以及新师成长的教育经验分享。 吴昕老师以《从新手到熟手到能手》为主题,从教师职业发展5重境界、教师会面临的困惑以及教学常规的基本要求三方面展开讲解。吴老师认为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练好教学的基本功。要做好备课工作,在授课以外的时间积极听课,集百家之长。愿各位教师能不负吴昕老师厚望,积累点滴经验,成为更优秀的教师,助力孩子们扬帆起航,驶向理想的彼岸。 XUE XI 厦一优秀青年教师分享 张心怡老师围绕班主任应该是什么角色的根本问题,从执行者、教育者、管理者三个角度,结合自己真实的班主任工作日常与我们进行分享。张老师用她的实践经历和自己总结出的方法论告诉我们,作为教师,同时又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把握好师生尺度,有直面问题的态度,不带个人情绪的气度和关注学生成长的温度。 郑伊楠老师围绕如何营造一个幸福的班集体展开经验分享。郑伊楠老师善于为学生筹划各种活动以增加班级凝聚力与学生的班级荣誉感,通过一个个的事例分享,我们感受到郑老师对学生的当下以及未来的关注。 优秀青年教师代表用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年轻正是我们的优势,这无形中拉近了我们与学生的距离。严与爱是教师在不同阶段都需要不断思考和衡量的话题。我们应该向二位优秀青年教师学习,发挥青年人的长处,把握好与学生相处的尺度,让孩子、家长感受到我们对孩子成长同样关切,信任我们能够在校园里引导学生幸福成长。 八月十七日下午由厦门一中的两位优秀青年教师代表丛钰、徐畅以及德育处主任郭贵贤与我们分享他们的教育经验。 首先由优秀青年教师代表丛钰、徐畅以《适应新教师角色之教学经验分享》为题与我们分享他们宝贵的实践经验。 FEN XIANG 丛钰老师以自身经历总结出教师成长的四大攻略,从讲台成长、教学成长、自我成长和生活成长四方面为我们答疑解惑。作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我们是孩子们的榜样,只有教师对自己的未来有方向感、目标感才能带动学生畅想未来,并为之付出努力。 徐畅老师以高考作文题“本手、妙手与俗手”为切入点展开分享她的教育智慧。在教育中,本手是教师的基本功;妙手是所有教师应追求的教学创新;俗手是教学中的一些遗憾。在徐畅老师看来,要成长为一名充满智慧的教师,我们就要打好本手,追求妙手,接纳俗手。 最后的时间由厦门一中德育处主任郭贵贤老师指导班主任工作常规。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是习总书记重要精神讲话内涵由上而下认真实践的基本表现,是否重视德育关系到我们能否培育出新时代“四有”青年。 郭主任讲解了厦门一中“成长合伙人”的德育模式。正如郭贵贤主任所说:“家校协作是孩子们成长中的合力。”我们应向厦门一中学习,加强家校合作,共同促进促进学生成长为高素质人才。在校园德育工作方面,郭主任十分重视班级班会课的开展。他将班会课分为临时性、事务性、主题性三类。三类班会课侧重解决的问题各不相同,临时性班会课为解决班级突发事件而开展;事务性班会解决班级日常管理工作问题;主题班会以教育主题贯彻整节课,重点在于统一全班同学思想道德认识,促进良好品德行为。郭主任认为在德育工作当中,教室的布置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环境会带给学生潜在的影响,班级的风貌也会从教室的环境中反映出来。一个井然有序、窗明几净的教室才是一个合格的学习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曾言:“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郭主任认为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关注到学生的三个发展:可持续发展、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这是育人的核心,也是做人的核心。不仅是班主任,作为教师亦或是家长,我们都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不要只关注成绩,打开格局,一手抓德行,一手抓学习,齐步并进。 德育工作,事无巨细。从应贯彻的国家教育方针,到班级教室的布置,郭贵贤主任为我们全方位地讲解德育工作从何入手,对我们而言收入颇丰。 学习是一件永无止境的事情,无论对学生还是教师而言都是如此。短短两天时间的学习虽收获颇丰,但总令人觉得意犹未尽。感谢这两天厦门一中的优秀一线教师的指导与分享。三人行必有我师,在未来的教师生涯中我们也依然需要时时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恪守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为孩子的未来,为学校的未来发光发热。 相信在与厦门一中逐渐深入的合作之下,我们未来可期!愿新入职的所有教师牢记初心,不负使命,发挥自身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作用,成为明日五中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