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精准教学”主题教学研讨活动 ------同课异构展风采 携手共进促成长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精准教学”主题教学研讨活动
------同课异构展风采 携手共进促成长
为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在蕉城区教师进修学校的组织下于23.3.30-3.31日举行了“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精准教学”主题教学研讨活动。生物教研组承担本次公开课的是宁德一中的王珅老师、宁德五中的郑向明老师,全区生物科任老师积极参与了听评课活动。本次“同课异构”活动的内容为:二轮复习微专题:PCR技术。
郑向明老师采用以练代讲的方式贯穿本节课的关键内容,充分让学生独立思考如何设计引物连上限制酶识别序列、如何实现定点突变、如何获得未知区域的DNA。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特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王珅老师在引入新课时,通过创设实际情境,以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如何可以实现核酸检测的关键技术从而引导进而提出这节课的核心问题PCR的概念、条件、应用等,进入课堂教学。能够有预见性地将学生的易错点进行引导分析,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形成敢于探究、大胆质疑的意识。整节课准备充分,从选题、板书到上课节奏都恰到好处,为全体生物老师们展示了一节成功的案例。并且王老师能够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案例并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并且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层层递进,利用两个活动深入浅出的引导学生解决重点难点,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整节课思路清晰,语言流畅,结构合理,重点突出,能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两位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展示了不同的教学风格,演绎了课堂的多样纷呈。教学构思异中存同,同中求异,引发了听课者的研究和思考,体现了同课异构的价值。
课后进行了评课活动。首先,由两位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说课,并根据自己的课后反思,说出自己觉得那些地方还可以再优化。各位教师对同课异构课进行了点评,在给出中肯评价的同时,也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最终在研讨中达成共识:备课不仅要备足教材、教参,更要备足学生,切实站在学生角度去思考,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呈现知识,提出便于学生理解,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的、有价值的问题,致力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本次“同课异构”活动,为教师搭建了一个交流教学设计和展示教学风格的平台,让听课的老师们看到不同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方法,执教者和听课者都受益匪浅,助推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了学校教研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