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劳动教育实践 构建全面育人体系

发布时间:2022-07-27 发布者:翼建站 文章来源:微信转载 阅读 : 451


  //  

  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讲话,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依据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的通知(闽委教育〔2022〕1号)文件精神,我校高度重视学生劳动教育,从组织领导、课程设置、劳动实践、社团活动、社区服务、家校联通等方面推进学校劳动教育的建设与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


  开学初,为加强学校劳动教育,成立了以付腾辉校长为组长,以陈义顺、陈再发副校长为副组长,以政教处、教务处、总务处、团委及全体班主任为成员的劳动教育实施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学校劳动教育的管理和劳动实践基地建设;配备劳动技术教育实践基地管理员;配备劳动技术教育专用教室;设置劳动教育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建设足够的学生劳动技术教育实践基地;置办必要的劳动技术教育工具和设施。


二、纳入课程体系  

1

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本学期每周开设一节劳动必修课,高中分三年完成6学分。劳动课中学校引入与学生生活实际、社会生产实际相关的教学内容,如:插花技术、剪纸、制作纸花、制作泡菜、花卉培育等。通过劳动课传授劳动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劳动意识,提高学生劳动实践能力。

2

开设劳动教育校本选修课程。我校开设了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校本课程,学生积极参与校本选修,在选修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积极参与劳动实践活动,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在我校学生中蔚然成风,在蕉城区起到辐射引领作用,吸引了大批外校的师生来校参观。

3

加强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充分发挥通用技术教师优势,由通用技术教师领衔,信息技术、各班班主任和校内外聘用劳动教育兼职教师,组建多层面、多技能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

4

融入相关学科教学。在各学科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树立劳动光荣观念,培养热爱劳动习惯。在通用技术课和信息技术课上,教会学生通过电脑软件设计各种模型,利用3D打印模型产品,或利用电脑激光切割技术切割模型组件,再动手拼装产品。将学科教学和科学技术有机融合,既培养学生劳动创新思维又培养学生劳动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劳动创造力。


2022年5月16日,通用技术课堂学生开展激光切割模型制作实践活动

  2022年5月,在第37届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章伟杰同学的《基于人式智能、物联网的防疫面罩》荣获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项目二等奖。

  2022年6月,在第八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即作品大赛福建赛区第二届福建省青年科普创新实验即作品大赛中邬肖英老师指导陈宇煊同学的《魔镜》荣获二等奖。

  在2022年宁德市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暨宁德市第三届中小学生创客大赛,在“智能智造”项目,我校阮伊林“智能花盆” 荣获市一等奖, 李佳桐“爱心留言小夜灯” 荣获市二等奖,阮元焕“基于ESP8266的多功能网络时钟”,陈旭泓“FFT-HiFi蓝牙音箱”,陈宇煊“魔镜”荣获市三等奖,在“人工智能-优创未来”项目中,黄金旭、林君如“老人用药提示器”,章伟杰“基于esp32人工智能防疫面罩” 荣获市一等奖。


三、开展劳动实践活动

1

开展校内劳动实践活动。每天安排校内值日生,每周开展1次卫生大扫除,寄宿生还要完成宿舍卫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净化和美化家园、校园、家乡的活动,感受劳动的艰辛与快乐,在劳动中展现美丽,在收获中体验幸福。

班级劳动

2

开展校园自主管理活动。校园自主管理是在政教处、校团委、学生会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学校管理的一项自主活动。结合我校实际,期初制订自主管理方案,每班参与学校自主管理1周。自主管理期间,参与校园卫生保洁、门口秩序维护、校内文明引导、校园文明宣传、校内常规评比等各项活动。通过自主管理,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目的,打造学校自主管理特色和良好的校园文化秩序,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


32

开展研学基地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研学旅行实践基地开展为期1天的研学实践活动,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寓教于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开展相关社团活动

我校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在社团活动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实践。比如:本学期学校GT创客社团的规模不断壮大,参加创客社团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作品的数量、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社团成员参加省、市级创客比赛或电脑制作比赛,获得多个省、市级奖项。学校剪纸社,开展剪纸设计实践活动,本学期邀请退休教师倪婉如老师到校指导学生开展剪纸设计实践活动,深受学生喜爱。学生美食社,开展制作提拉米苏蛋糕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在劳动实践中感受快乐。

退休教师倪婉如老师指导剪纸社活动

美食社制作提拉米苏活动


五、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学校劳动实践要走出校园,走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我校组织学生开展了公交总站志愿服务、爱绿护绿志愿服务、南岸志愿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我校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郑长璋事迹展陈馆、普法教育基地蕉城区检察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蔡威事迹展陈馆、宁德蕉城区毒品预防教育基地、宁德市养老院金泰园、塔山社区等加强合作,签订服务协议,指导学生在社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2022年3月5日,公交总站志愿服务活动

 2022年3月22日,南岸公园志愿服务活动


  //  

高一学生参观郑长璋事迹展陈馆


六、开展家庭劳动实践活动

1

布置家务劳动任务。为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学校布置适当的家务劳动作业,广泛开展“做一次饭,刷一次碗,洗一次衣服,叠一次被子,做一次公益劳动”的“劳动最光荣”五个一劳动技能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己的事自己做,帮助家庭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养成劳动的好习惯。

2

开展节日劳动实践活动。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在学生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和道德体验活动,凸显教育的实践性和生活化特征,让学生认知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祖国、爱家乡、爱他人的情感;还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节日开展“感恩父母 践行孝心”的劳动实践活动。通过节日活动,让学生学会行孝感恩、尊重他人,从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以劳育人,积极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开展校内外劳动教育活动,构建整体联动、融合共生的教育生态,做到每天有个别劳动、每周有集体劳动、每月有志愿服务、每学期有劳动实践、每学年有基地体验,把劳动教育做深做实,让劳动不仅仅是劳动,而是有文化依托的、可持续、有生命力的全方位教育,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培养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